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武器。为帮助创始人打通知识产权管理全链条,规避潜在风险,构建竞争壁垒,元禾控股投后服务团队策划了【创始人沙龙】商业系列之知识产权专题活动,为科创企业创始人搭建一个高价值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提升整体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筑牢发展根基。

近日,该系列首期活动“创始人如何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布局的战略措施”主题沙龙在东沙湖基金小镇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特邀通商律所合伙人韩雪作为分享嘉宾,结合实际案例,与10位创始人深入探讨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应对策略,共同探索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路径,帮助企业构建攻防兼备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我们对分享内容做了整理编辑,期望本篇笔记,对你有所启发。以下,enjoy~
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 对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却未进行系统性的保护时,常常会面临核心技术被窃取、模仿或被第三方抢先申请专利的风险。完善的知识产权策略能有效保护核心技术,增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打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遏制不正当竞争,为企业创造持续的商业价值。
原始技术积累阶段 科技企业如何保护核心技术?
1.系统性的知识产权布局
通过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申请时,尤其要重视专利撰写)等方式,对核心技术进行全方位保护。
按照"核心专利+防御专利"的思路进行布局。核心专利保护关键技术,防御专利则覆盖核心技术周边,形成专利池,拓宽专利保护范围,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空间。
2.商业秘密与专利的管理策略
对于易被外部检测、易被攻克的技术,优先申请专利;将不易从外部检测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信息进行商业秘密保护。

3.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此外,企业在考虑是否进行全球专利布局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核心技术、市场需求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市场布局等情况。在目标市场明确的前提下,企业应提前在相关国家注册商标与专利,确保其技术在目标市场受到保护。
在产品研发与上市阶段 如何规避侵权风险?
在产品研发和上市阶段,企业需要高度警惕潜在的侵权风险。一旦被认定侵权,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严重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
具体应对策略:
1.在产品开发早期进行FTO(Free to Operate)自由可实施分析
FTO分析的意义:
FTO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2.建立专利监测机制
及时跟踪行业专利动态,并定期排查公司自有专利池,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并应对潜在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
此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作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在企业融资、上市阶段 如何应对专利侵权纠纷?
企业在融资、并购或上市前,易遭遇竞争对手的专利狙击,由于相关诉讼成本高、周期长,可能直接影响公司融资进程和上市计划。这一阶段,企业需全面评估其知识产权的稳定性与价值,积极应对相关纠纷。
具体应对策略:
1.对公司知识产权进行稳定性分析
在融资或IPO前,通过专利稳定性分析对其知识产权进行全面评估,排查专利的稳定性与价值,确保企业有足够的反制能力。
2.多元化应对策略
积累的技术专利 如何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保护创新成果的防御工具,更是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资产。企业可通过专利许可、交叉许可等模式授权其他公司使用专利,收取许可费〔常见的许可支付模式包含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成果里程碑+商业里程碑)、提成费等〕,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转化。
企业在进行专利许可或转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长期工程,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节点。成功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仅需要法律和技术的融合,更需要前瞻性的布局和精细化的运营。创始人应立足长远,在企业创立之初便系统规划知识产权布局,并将其深度嵌入企业战略体系,使知识产权实现从前端研发到商业转化全流程赋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创新、稳健发展。